我国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3级分层体系
- 编辑:游客
- [2017年08月05日]
- 关注率:175人阅读
- 来源:
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国家对此有强制执行标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工程参与者,都应严格执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等标准的相关规定,我国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有严格的体系标准,这个体系划分为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3个层级,一个分部或子分部工程,包含1个或多个分项工程,一个分项工程包含1个或多个检验批。
1、分部(子分部)工程
对建筑工程中的单位工程,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之一时,钢结构为子分部工程;当主体结构只有钢结构一种结构时,钢结构为分部工程。大型钢结构工程可划分成若干个子分部工程。
2、分项工程
钢结构分项工程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划分为钢构件焊接、焊钉焊接、普通紧固件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钢零件及部件加工、钢构件组装、钢构件预拼装、单层钢结构安装、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钢网架结构安装、压型金属板、防腐涂料涂装、防火涂料涂装等13个分项工程。为便于操作,有时将钢构件焊接分成工厂制作焊接和现场安装焊接两个分项工程,将钢网架结构制作从零部件加工中分离出来,这样总共变成了15个分项工程。
一个钢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最高可能包含所有13个分项工程,一般情况只包含其中的某些项。当某一分项工程由两家及以上承包商共同施工时,各家应分别进行验收。
3、检验批
检验批是指“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钢结构分项工程可以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这有助于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落实“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也符合施工实际需要,有利于验收工作的操作。
钢结构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单层钢结构按变形缝划分;
(2)、多层及高层钢结构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
(3)、钢结构制作可按构件类型划分;
(4)、压型金属板工程按屋面、墙面、楼面等划分;
(5)、对于原材料及成品进场的验收,可以根据工程规模及进料情况合并或分批划分;
(6)、复杂结构按独立的空间刚度单元划分。
在进行钢结构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时,要强调应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事先划定。一般情况由施工单位在其施工组织设计中划出检验批,报监理工程批准,双方照此进行验收。每一个分项工程其检验批的划分都可以不同,原则上有多少个分项工程就有多少种划分,但尽量减少划分种类。
4、质量标准
(1)、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标准
分项工程检验批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主控项目必须符合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B、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合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偏差值的1.2倍;
C、质量检查记录、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应完整。
(2)、分项工程质量标准
A、分项工程所含的各检验批均应符合规范合格质量标准;
B、分项工程所含的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3)、分部工程质量标准
钢结构分部工程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各分部工程质量均应符合合格质量标准;
B、质量管理资料和文件应完整;
C、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见证检测结果应符合规范相应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D、有关观感质量应符合规范相应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5、质量管理资料核查
钢结构分部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钢结构工程竣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3)、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见证检测项目检查记录;
(4)、有关观感质量检验项目检查记录;
(5)、分部工程所含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分项工程所含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强制性条文检验项目检查记录及证明文件;
(8)、隐蔽工程检验项目检查验收记录;
(9)、原材料、成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性能检测报告;
(10)、不合格项的处理记录及验收记录;
(11)、重大质量、技术问题实施方案及验收记录;
其他有关文件和记录。
6、质量问题的处理
当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可以验收工程
A、经返工重做或更换构(配)件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D、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处理技术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2)、严禁验收工程
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钢结构分部工程,严禁验收。
总的来说,在大地云龙钢构小编看来,标准理论制定的再好,实践中相关单位不严格执行,束之高阁,都将是一纸空文。